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临汾盆地陶寺遗址附近全新世黄土剖面的环境指标分析
李拓宇,莫多闻,胡珂,王海斌,郭媛媛,张翼飞,任小林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685)      PDF(pc) (2078KB)(610)    收藏
在对临汾盆地陶寺遗址北城墙外全新世黄土剖面粒度、磁化率、Rb/Sr值和CaCO3含量等气候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光释光测年结果和考古学资料, 探讨该剖面记录的环境信息及其与文化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 全新世早期(10.5~9.6 kaBP), 东亚冬季风较弱, 风化成壤作用增强, 气候由凉干转向暖湿; 全新世早中期(9.6~4.9 kaBP), 风化成壤作用最强, 气候最为暖湿; 全新世中后期(4.9~2.5 kaBP), 风化成壤作用较之前有所下降, 气候较之前温干, 但较现今暖湿; 全新世晚期(2.5 kaBP)以来, 东亚冬季风增强, 风化成壤作用较弱, 气候较为凉干。暖湿气候期与文化的繁荣发展时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凉干气候期植被的退化可能受气候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唐宋时期洛阳城洪水事件的地层沉积记录
许俊杰,莫多闻,周昆叔,王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1026)      PDF(pc) (1088KB)(255)    收藏
通过对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附近沉积剖面分段采样, 并进行粒度和常量元素分析, 探讨唐宋时期沉积剖面的成因以及洛阳城洪水事件。粒度组分、概率累积曲线以及频率分布曲线表明, 第4, 6, 7层有3次洪水灾害事件发生; SiO2, Al2O3和Fe2O3等常量元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石英、高岭土以及磁性矿物发生迁移, 反映沉积环境的改变; 第6, 7层底部样品中石英增多, 高岭土以及磁性矿物减少, 印证了粒度分析结果所反映的水灾记录。综合分析表明, 在盛唐时期和中唐时期发生过两次较大规模的水灾事件, 北宋时期发生过一次较为严重的漫洪堆积过程。研究结果与历史文献的记录基本吻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6000 aBP以来洞庭湖沉积记录的环境演变及其同人类活动的关系
李俊,王淑云,莫多闻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 江汉平原北部明清时期的环境演变
钟愉佳,莫多闻,李宜垠,史辰羲,胡珂,刘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669)      收藏
通过对江汉平原北部蔡?西剖面沉积物粒度、地球化学元素、孢粉等相关数据的综合分析, 揭示了该地区约1250年以来环境演变历史。通过沉积物的野外观察、粒度数据分析及剖面所处地貌部位的综合分析认为, 该剖面沉积物主要为汉江等周围水系洪水带来的泥沙泛滥至低洼平原区, 并以近乎停滞的低缓流速沉积而成, 所以沉积物以细粒的黏土质粉砂为主, 并由于沉积物来源区存在广泛的黄土沉积分布, 使得沉积物具有某些类似于黄土的沉积特征。1500年前后沉积物粒度的明显变粗和分选的明显变差, 可能反映洪泛作用的增强。地球化学元素和孢粉分析结果揭示, 该地区自1250年以来的气候可以划分为较为暖湿、偏干凉、较为暖湿和稍许干凉化的4个阶段。其中1500年前后出现的显著气候干凉化事件反映出明清时期气候中突出的一次降温事件, 这个时间段洪泛作用增强同气候干凉化事件的对应表明气候的干凉化可能是导致洪泛过程增强的因素之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萨拉乌苏河两岸宋(西夏)元前后的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
胡珂, 莫多闻, 王辉, 张翼飞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682)      收藏
根据对萨拉乌苏河两岸地层时代、古代遗址分布、剖面孢粉分析、考古资料、古文献和前人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 结合野外考察资料的研究, 认为除气候因素外,萨拉乌苏河的下切也是两岸地貌水文情况变化、植被变化、沙漠化和人类活动兴衰值得考虑的原因。萨拉乌苏河现在的深切河谷在唐代中后期才开始下切形成, 之前附近为较大面积的湖沼水域,水域内人类活动程度较低。萨拉乌苏河下切使两岸在宋元时期形成了一个适于牧业经济方式的茂盛的草原湿地环境,造成宋元时期该流域人类活动的繁荣局面。而元代以后该河流的下切深度过深引起的水文条件的退化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影响等因素的叠加, 也是导致其两岸环境恶化和人类活动衰退以及明代后期沙漠化事件的重要原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一个片流过程控制的冲积扇---太原盆地风峪沟冲积扇
李新坡,莫多闻,朱忠礼,马元旭,刘运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897)      收藏
风峪沟冲积扇位于太原盆地西北侧,面积较大,平面形态十分开阔。野外考察表明,在该冲积扇顶部出露了典型的、具平行层理结构的沉积物剖面。说明该冲积扇主要由高流态的片流过程形成的。片流沉积物由厚度小、侧向延伸长的中、细砾石坝沉积物和相对粒度较细的坝间沉积物所组成。风峪沟冲积扇流域的地质地貌特征表明,由于该段吕梁山地较大幅度的抬升给冲积扇的发育提供了充分的可容空间,这可能是风峪沟冲积扇上片流沉积物发育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洞庭盆地红土地层中网纹的成因探讨
来红州,莫多闻,李新坡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751)      收藏
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运用化学全量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扫描电镜微形貌分析等实验方法和手段,对洞庭盆地第四系红土地层中网纹的元素地球化学、矿物组合特征和微形貌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洞庭盆地红土地层中2种主要的网纹类型——蠕虫状网纹和根状网纹的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土壤孔隙空间的形成和化学元素的迁移是网纹产生的2个必要条件。蠕虫状网纹孔隙空间的产生是由于地层静压力和地下水位季节性变化造成的,而根状网纹的孔隙空间则是植物根系腐烂分解后提供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强烈的淋溶作用使土壤中硅、铝、铁、锰等元素的迁移能力增强,土壤胶体粒子之间的化学反应,使得这些孔隙空间在后期逐渐被次生黏土矿物和石英所充填,最终,在洞庭盆地第四系红土地层中形成大量的蠕虫状和根状白色网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旧石器晚期文化遗址的古环境背景
莫多闻, 徐海鹏, 杨晓燕, 朱忠礼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744)      收藏
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活动遗址,是在北京平原的首次发现。依据对遗址区剖面中段(包含了上下两个文化层)沉积样品的沉积相特征以及粘土矿物、化学元素和孢粉等古环境指标的分析,探讨了2.6万年前后至1.4万年前后古环境的演变过程。古人类活动遗址所处地貌部位为古永定河冲积扇的河间冲积平原。古环境分析表明,文化层出现前后的这一段时期,一直以干冷气候为主,草本花粉占绝对优势,中后期温湿度有所增加,尤其上下文化层之间曾有一个短暂而明显的较为温湿的时期,出现了温带森林草原景观。在下文化层形成之后,由于气候转湿,河流水量增加,洪泛加剧,古人类活动范围有可能限于其他地势较高的地区,后期气候又有所变干,古人类活动才又涉足本区,因而形成上下两个文化层。晚更新世晚期干冷气候背景下,古人类活动遗址在北京、内蒙和黑龙江等地的发现表明,当时的古人类已具有能抵御干冷气候的能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遗址地层的沉积相与古地貌研究
徐海鹏,莫多闻,岳升阳,朱忠礼, 郁金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734)      收藏
通过对遗址地层典型沉积剖面和遗址地区150余个地层资料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晚更新世晚期旧石器人类遗址地层的沉积特征与沉积相类型,从而恢复了距今2.2万年前人类在此生存活动的古地貌面。研究表明,古人类曾活动于古冲积扇面的砂岛上,这是末次冰期间较温暖的间冰阶时期,是一个水流相对稳定的时期。还讨论了由于受较强的不稳定水流影响,使该文化层内有3140年没有人类的活动,认为该遗址是一个人类活动的临时营地。并且,在同一时期,人类可能来自周围的古冲积扇高地,或来自平原西部较早形成的高地貌面。以上的研究为北京平原晚更新世晚期人-地环境的重建和进行史前人类历史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贺兰山东麓冲积扇发育特征
莫多闻,朱忠礼,万林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2447)      收藏
贺兰山东麓是我国冲积扇发育比较典型的地区之一,受独特的气候和山地特征以及黄河冲积平原的影响,该地区冲积扇发育有着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点:扇体主要以砂砾石物质为主形成,砾石滩地与前缘坡地呈突然转折,前缘形成咸水湖沼和沙地,扇体坡度较大,扇体前缘基本沿直线分布等。而且本地区冲积扇在发育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北段的大武口冲积扇物质组成较细,坡度较平缓,面积较大。中段的大水沟等四个扇体组成物质较粗,坡度较大,而面积较小。南段的贺兰口等4个扇体则物质粗,坡度大,面积中等。本文介绍了贺兰山东麓冲积扇的形态、规模、地貌、物质、沉积结构构造等。并对流域特征与扇体特征的关系以及其他影响冲积扇的发育特征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发现扇体面积与流域面积、地势起伏度有以下关系:Af=6.245Ad1.09h1.33。扇体坡度与流域面积和地势起伏度的关系式为:r=10.67Ad-0.27h0.39。可见山地地势起伏对贺兰山东麓冲积扇的影响相对较大。同时,气候、构造和黄河冲积平原也影响着扇体发育。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